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全国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纪检监察工作发展也日新月异,气象万千。
转变的不仅仅是“工作态度”
“过去到有些单位办事,有时候找不到人,人找到了有时候拖着不办,态度还不好,往往一个事情办下来跑七、八趟不说,少则一周,多则十天半月,我们敢怒不敢言,还得笑脸相陪;现在,办事方便多了,办事效率也高了,工作人员态度都很好,变化真大”面对纪委明察暗访工作人员,刚办完事的王大爷高兴的说。
改变的不仅仅是“态度”,而是干部作风。作风问题是表象,根子是背离党性、丢弃宗旨,作风方面出现问题会严重妨碍党的方针政策落实,贻误党的事业,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损害党和政府及广大党员干部形象,破坏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影响干部队伍的健康成长。十八大以来,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严的形势,县纪委先后开展了“作风建设年”“三查三治”“三纠三促”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强化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各类明察暗访和监督检查,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整治力度,“四风”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干部作风明显好转,社会风气进一步净化,赢得了群众的一致“点赞”。仅2018年1-7月份,县纪委开展明察暗访4次,开展监督检查5次,发现线索9件(其中:违规使用公车4件、违规发放津补贴3件、违反公务接待制度2件),发现问题20个,共下发《督办通知书》1份,要求即知即改19个。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案件7件8人,公开曝光4次7件8人;领导干部问责12件19人。共发现不担当、不作为和弄虚作假问题15个,已整改到位15个,组织处理10人,纪律处分16人,下发通报2期。对25名干部进行了告诫约谈,对12名干部进行诫勉谈话。
形成的不仅仅是“高压态势”
“近几年,从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发现,对领导干部追责问责的多了,纪委的工作力度前所未有的大,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这是来自基层群众的声音。
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一扣接着一扣拧,一锤接着一锤敲”;党的各级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明显增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坚决落实,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党内政治生活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从中央到地方,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打虎”“拍蝇”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增强了“不想腐”的自觉,扎紧了“不能腐”的笼子,强化了“不敢腐”的震慑,形成“压倒性态势”,全面从严治党由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今年以来,县纪委共处置问题线索380件,立案64件,结案42件,处分48人;运用“四种形态”处理191人(次);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19件27人;在扶贫民生领域立案39件,查结22件,处分28人。全县各乡镇执纪审查41件,结案29件,处分35人。这是反腐成绩单,也是改革发展的成果。
“要发展就要改革,通过改革,不断提升了纪检监察工作质量和水平,现在一年办的案子和追责问责的人数,是过去的十几倍”,这是干了一辈子纪检监察工作的老冯最深的体会。
创新的不仅仅是“监督方式”
日前,全县广大群众对公交车和出租车上粘贴的岷县惠民资金监管网宣传广告很感兴趣。“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第一时间查询关系到自身切实利益的惠农资金发放信息,我家孩子、亲戚的入学保教费、救助金、低保金等惠农资金都可以查到,方便又快捷,真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呀!”居住在岷县十里镇齐家村的雷女士感慨地说。
岷县纪委为破解惠农资金发放群众知晓度不高、发放过程透明度低、村级公示流于形式等问题和监管困局,采取“互联网+监督”模式,创建岷县惠民资金监管网,网站自8月6日上线试运行仅9天时间,点击量已突破100万,目前仍在继续增长。同时,为进一步方便群众查询,创建手机APP和“清风岷县”微信公众号外网查询平台,将2017年以来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村低保补助、易地扶贫搬迁补助、农村危房改造补助等46项惠农资金发放情况全部“晒”在网上。建立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监督模式,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
更改的不仅仅是“单位名称”
“听说清水财政所所长何某某出事了,涉案金额达80多万元,对于咱老百姓来说80万可是天文数字,这是县监委办的第一个大案,这样的‘苍蝇’拍的好,为县监委‘点赞’”,两个赶集的群众边走边聊。
“12月24日,在岷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岷县监察委员会首任主任。同日,在岷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经县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县人大常委会投票决定任命2名县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和4名委员。12月25日,岷县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同县纪委合署办公,并召开了县纪委监委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县监察委员会正式成立,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全面完成。新成立的县监察委员会与县纪委合署办公,共同设立12个内设机构”。这是2017年的一则新闻报道,这则报道宣告了监察局时代的结束,纪检监察工作进入了一个新历史阶段,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监察体制改革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举措。其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设立监察委员会,与纪委合署办公,整合监察局和检察院反贪、反渎、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力量,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岷县监察局从1988年成立到2017年12月23日撤销,走过了近30年的风雨历程。从监察局到监察委员会,更改的不仅仅是名称,最为重要的是职责的转变,将过去比较狭窄的行政监察转变为“全覆盖”的国家监察。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至今,县监委强化监督、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力度,充分运用十二项调查措施,做到应试尽试,用足用活。目前,改革成效初显;十二项调查措施使用139人次;共立案11件11人,其中涉及职务违法犯罪1件1人,给予政务处分4人,向检察机关移送1件,发出监察建议3份;配合兄弟县区开展监察调查1次。(供稿 徐海伟 编辑 张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