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陇西县纪委监委聚焦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切实用好警示教育、监督检查和执纪问责“三措施”,不断深化源头治腐。
用好警示教育。聚焦“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强化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震慑力。今年以来,陇西县各级各部门共召开警示教育28场次,受教育人数3000多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廉政微信公众号发送各类扶贫惠农政策(资金)6700多条,县纪委为各乡镇、村(社区)和县直各单位印发《陇西县党员干部警示教育以案说纪读本》500余本、《关于限期主动说清问题的通告》400多份,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了对腐败问题“人人喊打”的警示震慑效应。
用好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委结合《2018年至2020年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制定印发了《2018年扶贫领域监督检查方案》,从5月下旬至9月,利用4个多月的时间,分3个阶段对16个乡镇的64个村扶贫领域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严查向扶贫款物动脑筋,向扶贫资金、项目、工程伸黑手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截止目前,在扶贫领域专项监督检查中,对12个乡镇的45个村开展了监督检查,张贴扶贫领域监督检查公告360份,走访入户群众915户,翻阅各类惠农政策发放花名册、账目等资料497份,发现问题77条,其中问题线索15条。
用好执纪问责。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对侵害群众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挥霍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等重点领域案件,一律直查严办、强化震慑,坚决斩断敢动群众“奶酪”黑手,有效构建不敢腐机制。截至目前,县乡两级纪委共处置各类问题线索178起,党纪政务处分167人,其中科级以上干部22人。(供稿 吴建成 编辑 张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