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乡镇纪委工作人员变动频繁、专业知识缺乏、日常监督薄弱、办案阻力较大、工作质量和水平不高等问题,通渭县纪委监委通过推行乡镇办案协作区制度,整合办案资源,增强办案合力,提升基层依纪依法办案水平。
乡镇办案协作区设立办案协作区领导小组、乡镇办案协作区、协作区办案组三级工作组织,按照就近整合、优势互补、助推工作的原则,在全县18个乡镇设立6个办案协作区,每个协作区由一名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担任组长,负责协作区内具体工作。
“在办案模式上,我们实行“班子领导统筹指导、联系室组配合协助、纪委书记交叉主办、乡镇纪委跟班参与”的统一协调指挥机制,在办案人才资源库抽调审查调查人员、异地指定案件主办人,以县纪委监委名义执行办案任务,办案过程中案情一般不向案发地党委通报。”通渭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说,通过“内封闭”业务帮联和“外循环”协作办案,有效破解了线索流失、阻力干扰、力量不足、业务不精等问题。
在协作办案的同时,各办案协作区按照协作区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紧盯脱贫攻坚,开展跨区交叉监督检查,把监督的触角深入到扶贫项目和资金落实的全过程,延伸到所有乡镇村组,用无处不在的监督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履职尽责。
据悉,今年以来,通渭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处置问题线索767件,同比增长100.8%,现已办结537件。乡镇办案协作区制度的施行,将有效解决办案人手缺乏,“减存量、遏增量”任务繁重的问题,全面推进执纪审查工作提质增效。(供稿 董永鑫 编辑 张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