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加大对群众身边“微腐败”问题的预防遏制,上湾镇认真履行监督第一职责,不断创新基层监督方式,按照“三个强化”思路,切实提升基层监督实效,铁纪护航脱贫攻坚。
一是强化岗前培训,解决不会监督的难题。为进一步提升村监委会主任以及村级廉政义务监督员履职能力,镇纪委在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廉政义务监督员开展监督检查前对其进行监督“岗前”培训,主要围绕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村务民主决策情况、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情况、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情况等内容开展培训。今年,共开组织培训3次、异地学习观摩1次,最大限度解决了村监委会主任和廉政义务监督员“不会监督”、 “无处着力”、“监督不到点子上”的问题。
二是强化定点进驻,解决监督不力的难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上湾镇紧紧围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这条主线,着力破解“乡里的情”、“村里的点”两大难题,紧盯脱贫攻坚政策、项目、资金的决策权、使用权和安排权,阻断“乡情”干扰,根治“村点”顽疾,综合运用市纪委“监督十法”,整合村监委会和廉政义务监督员两支力量,对问题线索比较集中、群众反映较多的上湾村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定点进驻”,共发现涉及精准扶贫、“一卡通”专项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整改类问题9个,对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挂牌销号,使得腐败问题存量不断减少,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三是强化科学监督,解决监督盲区的难题。镇纪委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监督”手段,综合运用定西市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渭源廉政、渭源上湾等载体,加大各项惠农政策、项目、资金的公开力度,进一步让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走访制度,主动收集并认真受理村民的意见建议,截止目前,11个村监委会共上报月报告单89份,收集民情民意20条,真正做到了监督无禁区,营造了风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供稿 张春艳 编辑 焦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