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某之所以能被查处,主要归功于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要不是将各类惠农资金一次性、无遗漏、全程可溯的‘晒’在阳光下,举报人也不会发现特困供养人员死亡后仍然在册领钱这么隐秘的问题。”县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负责同志谈到。
近日,渭源县纪委监委查处了一起村干部违反工作纪律案,本案的线索来源是群众通过查询甘肃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信息后进行信访举报,主要反映了特困供养人员死亡后仍然在册领钱的问题。
经查,渭源县大安乡红堡子村村干部陈某某,违反党的工作纪律,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在特困供养人员死亡的情况下,私自保管死亡人员存折长达11年之久,违规领取存折中的补助资金,并将部分资金挪作他用。陈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资金,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坚决守住纪律底线......”陈某某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去年以来,渭源县纪委监委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对惠农资金的监管和公开,按照“监督前置、精准监督、强化预防”的思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监督”手段,建成了渭源县惠农资金监管平台,将46项惠农资金发放信息全部录入监管平台,实现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精准监督,打通了惠农资金监督管理“最后一公里”。
同时,县纪委监委将惠农资金监管平台与省市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合并运用,在治理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后,我们还要在持续用好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上下功夫,真正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让平台既成为惠农惠农资金的‘监管员’,又成为查处微腐败的‘好帮手’。”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祁柏林说。(供稿:路育香 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