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网站首页|廉政新闻|信息公开|审查调查|监督曝光|巡视巡察|党纪法规|监督举报|专题集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新闻  >>  工作动态  
倾心帮扶帮民富 脱贫成效暖民心
——渭源县纪委监委石门村扶贫工作小记
        日期:2020-07-16       分享+

      “自县纪委、监委驻村以来,村里产业发展了,硬化路有了,电压比以前稳了,人居环境也美了,村民们精神面貌也改变了!”提及村子的变化,石门村党支部书记闫海峰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石门村位于渭源县莲峰镇西北部,距镇政府20公里,总面积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村。自建档立卡之初,渭源县纪委联系石门村,2019年底该村整村脱贫退出,全村贫困发生率从当初的39.28%下降至现在的0.21%。

      多年来,县纪委、监委从村级基础建设短板入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各项民生项目。投资56万元修建新村部一座,并购置各类办公用品及宣传器材,投资168万元修建群众舞台和文化广场,并安放了各类体育健身器材,投资20万元修建了新村级卫生室,投资84万元维修农户房屋70套,投资322万元硬化乡村公路3.5公里、硬化巷道9公里,安放路灯30座,新建两座光伏电站,村集体经济每年收益42万元……一项项民生项目的协调落实,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制定和落实“一户一策”方案中,渭源县纪委监委各帮扶干部切准贫困户发展实际,制定可行的发展措施。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讲习、大帮扶”活动,对联系的脱贫户进行入户走访并在农户家中住宿,讲政策、拉家常,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感情,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每年对170户精准扶贫户进行走访,嘘寒问暖,根据帮助困难群众的要求,制定和落实“一户一策”,切准贫困户发展实际,制定可行的发展措施。石门村村民马明武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务工,但由于缺技术,酬劳也不是很高,妻子患有高血压、慢性心脏病,大女儿在家待业务农,小女儿还在上学,日子过得很拮据。正当马明武为过日子焦头烂额时,渭源县纪委找上了门,帮助制定“一户一策”方案,鼓励发展养殖业增收,进行技能培训,并积极为其在家待业的大女儿联系工作。现在,通过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马明武今年在福州晋安区一家物流公司务工,预计年收入约4万元,大女儿在杭州电子企业务工,年收入平均约3万元,二女儿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并为该户扶持基础母牛一头以发展养殖业。通过实际帮扶,马明武一家驶上了致富小康的快车道,类似的帮助不一而足。

      2019年,渭源县纪委监委协调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在石门村投资20万元种植114亩乌龙头,带动了20户残疾人精准户,年均分红一千元。今年以来,石门村继续发动群众种植乌龙头,面积达200余亩,联系甘肃聚益购电商和5 0户农户签订山野菜订单种植协议,让参与种植的农户没有了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对14户“三类”人进行的产业培育,配套基础母牛14头,基础母羊9只,投资财政奖补15万元,依靠“养殖+种植”模式实现稳定脱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渭源县纪委监委着力在垃圾治理、美丽庭院建设等方面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投资10万元,种植12000多棵松树,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鼓励每一位群众从讲究个人卫生、清扫自家庄院、整理柴草杂物做起,形成“摒弃脏乱差,庭院净齐美”的良好面貌。

      “现在的石门村,全部消除了绝对贫困,水、电、房全部达标,人民生活幸福美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集体经济由以前的一群二白发展到现在每年收益42万元,形成了干部有干劲,群众有奔头的新局面。”渭源县纪委监委选派的石门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史学智说。(供稿 张鹏  审核 霍杨军)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Copyright 渭源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渭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渭源县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2020003538号-1   甘公网安备621123020000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