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农村低保、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政策落实过程中违纪违规问题突出、屡查屡犯,严重损害了困难群众利益。责令你局认真反思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深刻汲取教训,认真研究整改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前不久,渭源县监察委员会向县民政局下发的一份监察建议书。
近年来,渭源县纪委监委坚持把纪检监察建议作为“监督的再监督”重要抓手,作为加强对扶贫领域典型案件的剖析,查找制度机制漏洞的重要抓手贯穿于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全过程。在纪检监察建议书发出后,明确专人进行跟踪和督促整改,确保纪检监察建议落地有声。
“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制度,是各级纪委监委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问题单位,拿到‘药方’后,要对号入座、举一反三、全面整改。”渭源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室主要负责人表示,用好用活纪检监察建议书这一除弊“药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全方位多维度“扫描”被建议单位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症结,剖析成因、特点和规律,确保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可行性足,并采取电话提醒、监督检查、定期回访、抽查核实的方式,严格落实跟踪督办制度,及时了解掌握问题单位整改落实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对建议工作敷衍应付、不按时反馈整改结果的,严肃追责问责,坚决杜绝“一发了之”。
渭源县纪委监委还及时对监察建议书落实和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责任“挂空挡”、整改“走过场”、落实“打折扣”的严肃追责问责,对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同时强化结果运用,将有关单位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倒逼各级党组织担责、尽责。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共发出扶贫领域纪检监察建议书13份,推动扶贫领域98个问题整改到位,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制度22项,处分处理落实监察建议整改不力的党员干部1人,真正让监察建议成为“祛病拔根”的“好药方”。(供稿 张鹏 编辑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