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退公益性岗位15人!”渭源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向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实行动态管理,对连续3个月或半年内有3个月考核不合格的,以及聘用人员存在外出务工由他人顶替上岗等情形的,及时解除了聘用合同。
今年5月,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前期调研,发现在各行业、各领域仍然存在危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随即开展整治公职人员违规挂证取酬,科技特派员“挂空档”,公益性岗位“关系户”“吃空饷”,放管服改革“三放三不放”和政务服务“生冷硬”,劳动力技能培训输转就业弄虚作假,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不助村,教育卫生领域上学难、看病贵,党员干部学风不实,小区物业监管部门“推拖绕躲”等十个问题专项整治“清风行动”。
“清风行动”十个专项整治触及权力、利益、体制、理念等深层次矛盾,部分整治工作是啃“硬骨头”、涉“深水区”、攻“桥头堡”的硬仗。自行动开展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前期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同时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近期成立了专项督查组,通过采取“点穴式”“交叉式”等方式开展明察暗访,加大线索排摸力度。
“之前办理食品许可证需要跑到30公里外的会川镇去办理,现在好了,我昨天就在我们乡市场监督管理所把证办下来了,真的太高兴了!”峡城乡个体工商户景红霞激动的向督查组工作人员说到。
“按照县纪委十大专项整治行动中审批事项‘不集中’,群众办事‘来回跑’的问题,我们积极衔接省市相关部门在全省率先为各乡镇市场监管所开通了行政许可业务端口,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事项、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食品三小登记证的办理在全县16个乡镇全覆盖。”峡城乡市场监督管理所负责人向督查组介绍到。
据统计,截止目前,涉及全县95个单位及部门共自查认领相关问题445条,制定整改措施730余条,其中即知即改问题226条、整改到位108条,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同时改进干部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优化服务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