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3696.3万元,新建卫生厕所13607座。随着农村“厕所革命”的持续推进 ,全县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三城创建”奠定了基石,百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不断提升。
近日,渭源县纪委监委紧盯各项惠民富民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开展监督检查,督促落实过渡期各项工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头炮’,而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场‘硬仗’!”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督查将厕改成果确定为重点督查内容,通过对改厕农户进行入户走访,在群众“满意度”中注重发现相关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农村厕所改造中是否存在厕改质量差、后续维护不及时,只求数量不重质量和“只建不管”等形式主义问题。
“家家出行都是小汽车,院子都是水泥硬化,厅房里贴的都是白瓷砖,生活品质越来越好了,卫生厕所自然要跟得上……”提起厕改的好处,会川镇半阴坡村改厕农户赵栓忠笑呵呵的向入户人员介绍着卫生厕所带来的方便。
在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查阅了近年来的厕改台账,要求该局组织人员对改厕农户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回访,对厕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头看”,确保厕改过程中再不出现重复问题。同时还了解到,今年将再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8769座,现已建成8121座,占比92.6%,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48.5%以上。
连日来,工作组通过查阅台账、走访入户等方式扎实开展问题厕所排摸工作。同时,各乡镇纪委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对本乡镇2013以来改厕问题自查排摸,并建立台账进行限期整改销号。截止目前,全县共排摸出问题厕所124座,已反馈相关单位及部门进行整改。
今年以来,渭源县纪委监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紧盯乡村振兴中责任落实不到位、政策落地“走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行动迟缓、弄虚作假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持续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过硬作风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检查,深入治理民生领域、扶贫领域的‘微腐败’、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让‘民心工程’更加‘深入民心’。”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刘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