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作为富民强村的重要载体,壮大好、使用好、监管好农村集体“三资”,关系到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落实,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近日,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三资”专项整治成效,推动解决突出问题,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渭源县纪委监委通过前期的调研,对“三资”规模大、村级项目多、经济总量强、“三资”整治任务繁重具有代表性的6个村开展“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富民水平的现实需求,是促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手段,是深化源头治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相关负责人谈到,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定点进驻、深挖问题线索、从严执纪问责等工作步骤,认真总结试点工作开展监督的方式方法、构建完善监督体系,深入挖掘有益经验,指导提升试点工作成效。
县农经站站长李蕊认为,“要以此次提级监督为契机,建立好农村集体经济资源、资产和经济合同管理台账,对集体资产进行确权登记,规范农村集体资金使用,以实现农村‘三资’管理标准化全覆盖。”
提级监督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联系指导,整合县纪委监委、乡镇纪委和村监委会主任、村级廉政义务监督员等监督力量,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提级监督工作体系,重点对涉及村集体“三资”方面的问题线索进行排查,建立专门台账,分类开展重点督办、直查直办。
同时,主动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联系,督促推动组织、农业农村、扶贫、自然资源、财政、发改、民政、审计等部门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责任,用活用好“甘肃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加强日常监管,推动“三资”管理工作台账化、管护责任明晰化、资产运营规范化、收益分配透明化、监管机制体系化。
“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要针对当前‘三资’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根源,切实担负起工作职责。”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