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以来,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立足“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推进专项监督,以更加有效的监督助推派驻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紧盯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担当。督促被监督单位认真落实党组织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行业部门主管监管责任。督促县应急管理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等单位积极行动,履行职责,就行业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系统排查及督查检查。连日来,督促相关单位共排查隐患223条,督查相关人员对景观灯线路和配电箱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维修,督促整改问题23项,严格落实对春节春运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的监督检查。
紧盯节日节点,防范风险隐患。开展“严防控、守平安、保稳定”春雷护航行动,集中25天时间,先后深入各乡镇、各单位和交通安全隐患点、烟花爆竹批零点、旅游景点、文娱活动场所、餐饮住宿、超市、加油站等一线,重点运用“督”“查”“看”“核”等监督方法,切实提高监督实效。共发现问题56条,其中值班值守47条,应急安全9条。针对发现的问题,督查组现场督促整改41条,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份,督办函11份,提醒函3份。
紧盯金融腐败,强化监管效能。开展金融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围绕重大金融风险、损害市场公平竞争、违规接收政府奖补资金和收受贿赂、回扣和手续费等问题,做到主动监督、靠前监督、跟进监督。督查组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甘肃银行渭源支行等企业金融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对专项整治工作重视不够、自查自纠工作进展缓慢、警示教育开展不力等问题进行现场反馈,要求立即整改,并对领导班子及中层以上管理岗位人员开展提醒约谈16人次。
紧盯补助资金,加快报账进度。按照县委县政府“3111”常态化调度机制调度会议精神,及时对财政衔接补助资金报账进展情况进行督查。督查发现,2021年财政衔接补助资金支出率98.1%,结余828.43万元。对报账进度缓慢的相关项目工程主管单位及时下发督办函,要求加快报账进度,并对相关主管单位领导进行了约谈。截至目前,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已主动对26个单位部门192人进行提醒约谈,强力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切实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