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渭源县委、县政府统筹统揽、高位推动全县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印发了《渭源县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做到明责定责、知责担责,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严的基调、采取严的措施大力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强保障。
县委、县政府在接续用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过渡期”专项监督的有效经验做法上,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创新工作方式,优化整治举措,建立了调度推进、会商协调、调研督导、监督检查、问题整改、问题交办、问责惩处、风险防控、警示曝光、典型引领等十项“专起来抓”的工作机制,逐项明确责任主体、时限要求,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县纪委监委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始终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贯穿始终,整合资源力量,专题部署、专项推进。按照县上方案要求,及时成立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责组,按照“十项机制”建立了“清单+台账”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大力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在具体开展专项整治过程中,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委机关班子成员带头下沉乡镇村社一线开展调研式监督,同时凝聚合力、攥指成拳,由党风政风室监督室牵头,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组建专项监督检查组,紧盯惠农补贴、工程项目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建立监督问题清单,通过座谈访谈、查阅资料、入户走访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着力发现政策落实不到位、作风不正不实和重点领域的违纪违法等问题。同时,加强与财政、审计、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机制,积极开展联合检查和联动整治,切实提升专项整治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对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强化警示震慑效应,同时深挖案发原因、查找突出问题、督促整改落实,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