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明确要求,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渭源县纪委监委聚焦“强化基层监督促进乡村治理”具体工作任务,以有效激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神经末梢为目标,以发挥基层监督力量作用为导向,着力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调动“三支力量”做到一体发力。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级廉政监督网格员是最一线的监督力量,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基层监督的质量和成效。聚焦基层监督“三支力量”作用发挥,不断强化基层监督队伍建设,对监督内容、方式、工作纪律等内容进一步明确,推动监督力量下沉,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建立健全贯通协同、全面覆盖、系统集成的基层监督体系,切实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实施“八大行动”做到靶向施治。围绕全县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5大类71项指标任务,实施政治监督“大落实”、监督力量“大优化”、监督能力“大提升”、村情民意“大走访”、风险隐患“大排查”、重点项目“大检视”、集体三资“大盘点”、突出问题“大整改”等“八大行动”,全力以赴推动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在基层一线走深走实、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共发现乡村振兴领域问题144个,推动整改136个,问责处理98人次,其中党纪政务处分8人次。
用好“六种方法”做到赋能增效。根据基层监督力量少、能力弱、人情重等实际,提出协作监督、交叉检查、定点进驻、提级监督、一线接访、集中攻坚等六种监督工作方法,确保基层监督“三支力量”切实发挥作用。为推动基层监督力量会监督、能监督、敢监督,用好“六种方法”,县纪委监委采取由班子成员带队,以乡镇纪委监督执纪监察协作区为单位,交叉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检查的方式,为基层监督力量“打样”,有力破解“单打独斗”,克服“人情干扰”。各协作区对16个乡镇和39个乡村建设示范村进行了交叉检查,已发现问题63个。